爸爸休“产假”,妈妈不忧郁

   爸爸休“产假” 妈妈不忧郁

  埃玛尼尔:32岁,广告公司管理人员;3个儿子:鲁克6岁,克莱奥3岁,罗实7个月

  两年前,我休了一年的父母教育子女假,带领全家去了北美洲和南美洲。那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可以整天和宝贝在一起,共同分享每一个时刻和每一次奇遇。

  当然,我也为此成为了公司450名员工中第一个休教育假的男人,并且招来了一些人的不满。不过,结果还不错,我很顺利地重新回到工作当中。

  小儿子罗实出生的时候,我又毫不犹豫地休了育儿假(虽然它只有短短3周)。

  我不分昼夜地陪伴在小宝贝身边。当然,我同时还要照料他的两个哥哥。给他们洗澡,带他们出去散步,晚上陪在他们身边。

  小宝贝的诞生会给家庭带来很大变化。父亲经常在家,可以使气氛变得很轻松,这有利于将小生命尽早地融入到家庭这个小集体中来。

  我一直认为父亲在家中的位置是不容置疑的。一个宝贝需要母亲,也需要父亲,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家,没有很明显的角色分工,不是爸爸训斥,妈咪安慰。和妻子一样,我也经常喂宝贝吃饭,给他们洗澡,带他们出去,辅导他们做作业。在宝贝眼里,父母的角色定位并不是传统的男耕女织。

  如今,更多的女人有她们自己独立的事业,所以父亲的育儿假更是不可缺少的。这样才可以使时钟正常摆动。令人欣慰的是,父亲照料宝贝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风气。我周围的年轻爸爸都休育儿假。但是,还有一些试图回避休育儿假的父亲自我辩护说:“工作安排起来太复杂了,也许还会有一些麻烦。”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把休育儿假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就像女人休产假一样。

  马瑟:35岁,体育推广项目负责人;儿子威克多2个月

  从威克多一出生,我就休了育儿假。因为我希望在小家伙的生命之初,自己能够仔细地观察和照料他。不过,和宝贝相处的最初的日子里,无论对父亲,还是对母亲都不那么简单。分娩是对女人生理的考验,妻子这时候很虚弱。所以,我主动半夜起来给宝贝喂奶。我不觉得这是在“帮助”妻子,我讨厌这种说法!

  而且,我认为丈夫休育儿假可以避免妻子患产后忧郁症。在养育婴儿的过程中,夫妻共同分担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给婴儿洗澡,起初,即使是两个人我们都觉得人手不够。我们是那么害怕!怕他从手中滑出去,怕他摔在地上,怕弄疼他。总之,真像是一场战斗!

  另外,我认为休育儿假还有一点很重要。在这两周的生活中,每天24小时和宝贝在一起。我觉得他会记得这些。通过这段日子不断的情感交流和身体接触,现在,我一把他抱在怀里,他就能从气味和触觉中体察到我是谁。我不同意“照料宝贝是母亲们的天职”这种说法。而且,我也不愿意一旦妻子外出,我抱着小家伙儿,他就会哭。

  当然,良好的父子关系的建立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实现。但是,在小生命最初的日子里,我们主动承担责任,主动走近他,会帮助我们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为了自己的家人,父亲们应该休育儿假。那些堂而皇之地借口自己工作责任重大而不休育儿假的父亲,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家庭不负责任。我也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我清楚地认识到,和新生儿在一起的时间是无法追回的,而工作损失的时间是完全可以补救的。

预防新妈产后抑郁症,新爸怎么做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呢?分娩结束后,女性要从准妈妈的身份转换新妈妈的身份,这会是很多新妈妈们难以适应,这样就会很有可能出现产后抑郁症。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并非是新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哦,新爸爸也要行动起来吧。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

产后抑郁障碍患者,受症状影响情绪低落,焦虑,精力体力下降,伴随各方面能力下降,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顾婴儿,可能影响婴儿心理和生理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失去自理生活和照顾婴儿的能力,自责自罪、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自伤自杀或冲动伤人的行为(可能因利他性自杀而伤害孩子)。因此,应早期识别,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既然如此,新爸爸要如何帮助妻子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呢?

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方法

下班后去超市买回水果、蔬菜等食物,把冰箱塞满。

回家后先洗手,主动将宝贝接过来至少30分钟,让妻子能够休息一会儿。

主动承担家务活,在夜间照顾宝贝,让妻子相信你是与她战斗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为妻子做爱心营养餐,让她不仅享受到营养健康的美食,而且能感受到你对她的情意。

妻子没有奶水的时候,帮助她尽最大努力恢复母乳,但如果不见效也不要强求。

快速学会换尿布、帮宝贝打嗝儿、洗澡等技能,使妻子能够完全放心地把宝贝交给你带。

宝贝哭的时候能够知道他的需求,学习育儿知识,知道宝贝的身体状况,并能通过哭声、体温、大小便等及时发现宝贝的健康问题,协助妻子进行处理。

妥善处理婆媳矛盾,与家人、朋友搞好关系,并诚心接受来自大家的帮助。

能够控制自己的烦躁情绪,把好情绪带回家。

关注妻子的情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抑郁于未然。

产后抑郁症,新爸爸也要帮新妈妈预防哦。

爸爸妈妈 请尊重我的“不听话”

“听话”,涵盖了父母对宝贝很多的期待。然而,孩子长到两三岁,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却是“皮”了、“犟”了、有自己的小主意了。于是,“不听话”就成了爸爸妈妈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不过,你想过没有,宝宝为什么会“不听话”?其背后,是不是有一些“隐情”呢?

试试插座里面有什么

镜头回放

2岁的涛涛很有兴致地在电插座旁看了又看,突然,他把小手指头伸了进去。手被击了一下,他猛地缩回来,疼得大哭。妈妈闻声从厨房里跑过来,气得朝他的小屁股打了两巴掌:不是跟你说过它危险、小孩子不能碰吗?你怎么就记不住呢?

孩子的心里话

这个东西真有意思,妈妈把电饭锅的插头插进去,不一会儿,好吃的饭就做好了;还有我床头的台灯,插上它才能亮……我想看看这几个“洞洞”里面到底有什么了!可是,妈妈不让我碰它,总说危险,但爸爸妈妈能摸它,我也能!

解读宝贝

涛涛这样做是出于好奇。两岁左右的孩子还不知道行为的后果,也不大明白什么是“不听话”。就宝宝的认知水平而言,他们只能懵懵懂懂地了解语言的表面含义,一知半解,并不理解父母的话的全部含意;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一次的指示太多,导致他们记不住。

你的做法

摸电门、玩火一类的危险活动一定要被制止,但最好让孩子眼见为实。比如找一些相关的故事书、电视片给孩子看,告诉他:如果触电会受重伤,非常疼;厉害的还有生命危险,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样做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自觉地接受爸妈的指令。

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镜头回放

“碗里的菜还有这么多,宝宝怎么自己不吃呀?妈妈说着,已经把一勺“虾仁胡萝卜豌豆丁”送进纯纯嘴里。纯纯则很有兴致地用她的小勺敲打着盘子和碗,半天也没把嘴里的菜嚼碎咽下去。妈妈一把拿走她的勺子,严肃地说:“好好吃饭!”纯纯却又抓起筷子继续敲,对妈妈送到嘴边的菜,就是不张口……

孩子的心里话

每次吃饭,妈妈都让我多吃菜,可我不喜欢吃、不喜欢嚼;我也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坐着吃饭,边吃边玩才好呢。听,我用小勺敲出的声音多好,我就想一边吃一边玩!

解读宝贝

2岁宝贝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试图去做,对父母的要求和安排喜欢说“不”,或干脆执拗地对着干。这表明,孩子已经进入“第一反抗期”了。

你的做法

避免孩子说“不”的有效方法是父母给出一些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对纯纯,妈妈可以问:“你是愿意先吃饭,然后妈妈和你一起敲,还是愿意磨磨蹭蹭地吃,吃完立刻睡午觉?”因为有妈妈这个“大玩伴儿”,孩子多半会选择前者。

不想当乖宝宝

镜头回放

星期天,琳琳妈的同学带着女儿珍珍来做客,两个孩子玩儿得可高兴了:她们给芭比娃娃穿衣服,换了一套又一套;过了一会儿,琳琳拉出一小车积木,说:“咱们搭积木吧。”珍珍则把娃娃和衣服收进玩具盒。琳琳妈禁不住夸了几句:“珍珍好乖呦,都能自己收拾玩具了!琳琳,你看你,这儿摆一堆、那儿放一摊的,哪像个女孩子呀!”听妈妈这么一说,琳琳不高兴了,顿时把玩具盒推倒了,洒得满地都是……

孩子的心里话

和小朋友在一起,妈妈就爱说我不如别人。为什么他们总是比我好?妈妈那么喜欢他们,干脆给他们当妈妈好了,还要我干吗?!我越想越生气,索性把家里弄得越乱越好,反正也比不上珍珍了!

解读宝贝

随着宝贝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也越来越强,他们不喜欢父母把自己和别人比较。脾气急、性子倔、又比较有主意的孩子更不甘居人后,一旦被当众“ 揭短”,觉得面子上挂不住、情绪表现激烈,摆出和父母“顶牛”的架势,让人感到非常任性,但事后很快就会忘记。琳琳就属于这一类孩子。

你的做法

将心比心,理解、尊重孩子。父母可用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做事的方法引导,而不是生硬地批评,比如,妈妈对琳琳说:“宝贝,帮姐姐收娃娃吧,妈妈知道,你最愿意当小帮手了,是不是?”经妈妈这么一说,相信琳琳会乖乖地去做。当然,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妈妈也可以用商量的口吻督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于得到了尊重,孩子大多能够配合。

本文Hash:11b0f43b4da2e02125409b8e628340bdebbebcb8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