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的三大诱因

当人体内的红细胞大量被破坏时,会生成过量的间接胆红素,远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的限度,同时溶血性贫血引起的缺氧,红细胞破坏释出的毒性物质,均可削弱肝细胞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使间接胆红素潴留于血中而发生黄疸。黄疸临床可分为溶血性黄疸,如新生儿黄疸,恶性疟疾或因输血不当引起的溶血;阻塞性黄疸,如胆结石或肿瘤压迫胆道所致;肝细胞性黄疸,如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所致。溶血性黄疸病因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溶血性黄疸的三大诱因:

1、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现象的疾病,都能发生溶血性黄疸。

2、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腐、伯氨奎啉、蛇毒、毒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本文Hash:f7dab34a35c9eb14bcff0a7ccb13cbc1b1dfdff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