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视有哪三种类型?

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很对患儿治疗斜视都会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两三岁小孩就带上眼镜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斜视患儿,斜视有很多类型,下边就来介绍一下斜视分为哪三种类型:

1、内斜视

眼位向内偏斜。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儿童,患儿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

2、外斜视

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劳走神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还表现为,在强烈的太阳光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3、上、下斜视

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比内斜视和外斜视少见,上下斜视常伴有头部歪斜,即代偿头位。

小儿斜视主要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人们要想全面的了解斜视这种疾病,首先得对斜视的各种症状表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能仅仅是片面的了解,了解了症状之后,才能更好的了解其他的知识。可是不同类型的斜视其症状表现不相同。那么斜视主要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呢?

1、内斜视

眼位向内偏斜。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儿童,患儿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

2、外斜视

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劳走神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还表现为,在强烈的太阳光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3、上、下斜视

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比内斜视和外斜视少见,上下斜视常伴有头部歪斜,即代偿头位。

儿童斜视的常见类型,儿童斜视的原因有哪些

儿童是斜视的高发人群,一般儿童斜视是先天造成的。家长应及时发现儿童斜视的症状,早治疗,因为斜视会影响到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可忽视。儿童斜视的常见类型包括:

1、隐斜视:人群中约90%-95%的人有隐斜视,轻度隐斜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不必治疗,只有大度数的隐斜视,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才需要治疗。

2、共同性内斜视:俗称“斗鸡眼”。

3、共同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较共同性内斜视少见,与内斜的比例约为1:4。

4、麻痹性斜视:外伤、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易出现复视,需歪头才能看清。

儿童斜视的原因

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本文Hash:65e0fa9bf95fd25c7be9c4dc5deba6d077fc4f76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