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过冬要温暖更要健康,婴儿过冬要温暖更要健康


天冷了要添衣服,可两三岁的小宝宝们却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尤其是还不满周岁的宝宝更是"有苦说不出",他们的冬天过得好不好,就要看家里人照顾得怎么样。如果您家中也有这样的小宝宝,不妨听听专家建议的宝宝健康过冬法。

疾病篇

鞍山市妇儿医院程云威副院长介绍,宝宝从刚出生到3周岁之前抵抗力都比较弱,又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加之鞍山冬季寒冷干燥,最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和病毒引起的腹泻。

一般孩子的呼吸道感染都表现为感冒,不过有的孩子抵抗力较差,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肺炎合并心衰、呼吸衰竭等等。而冬季腹泻与夏季腹泻也不同,冬季腹泻大多不是因为食物引起的,而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会伴有发烧、呕吐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同样可能致命。程副院长提醒家长,小患者生病不易恢复,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又有许多用药禁忌,因此孩子生病要尽快请儿科医生诊治。另外,少数家长片面地认为医院里都是病人,生怕孩子到医院看病会被传染上其它疾病。可太小的宝宝除了哭之外,根本说不清自己病得咋样,家长讳疾忌医的心理只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今年初冬,鞍山气温较高又没有雪,各种病毒、细菌都非常活跃,幼儿感冒和病毒性腹泻高发期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眼下,气温又急剧下降,孩子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冬季防止宝宝生病,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免疫力,一旦孩子生病,要尽快到医院治疗。

保健篇

程副院长还指出,不少家长都认为到了冬天,只要让幼儿多吃多穿少外出就可以了,事实上,让宝宝安全过冬远没有那么简单。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不少家长怕孩子冷,在室内也给孩子穿很多衣服,结果孩子稍一活动就出汗,这时一见风孩子就容易感冒。还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紧闭门窗,不让孩子出门,孩子就不会得病,其实这种做法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室内空气流动差,孩子缺乏锻炼,此时免疫力会更为低下,所以有的孩子即使足不出户,也可能发烧感冒。

程副院长建议,在冬季,家长应该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安排孩子的起居饮食。如从室外进入室内,要把孩子的大衣脱掉,孩子活动时间长出汗了,则要尽快更换内衣。冬季室内有暖气,一般都比较干燥,为了净化室内空气,家长应该定期给室内通风换气,有条件可以使用加湿器给室内空气洗个澡,或者在暖气片上放条湿毛巾。在饮食上,应该多给孩子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如鱼肉蛋、豆制品、乳制品、大枣、板栗等等,还要多给孩子喝白开水。此外,冬季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固然正确,但这并不表示孩子冬天应该少运动。相反,在冬季仍要让孩子适度锻炼,不过外出时最好给孩子戴上口罩。

要养育婴幼儿更要教育,要养育婴儿更要教育


养育:

针对性来源于成长特点

面对宝宝的成长,年轻的父母在感到兴奋快乐的同时,又难免紧张担忧。谢宏先生以其多年来从事婴童业的经验告诉父母如何养育自己的小宝宝。

婴幼儿的身体素质由两个方面决定,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主体因素,先天和遗传密切相关,后天因素就是我们在养育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保证营养;二是培养科学、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包括衣食住行卫生等;三是有适当的运动;四是保证睡眠与精神良好。

每个阶段的宝宝都有阶段性的特点,根据阶段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日常喂养、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日常护理。谢宏告诉记者,父母们要参照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准,来检验宝宝体格是否达标。比如可以通过比较睡觉时间来看宝宝的精力是不是充沛;通过观察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来测试宝宝的感知觉敏感度等。

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宝宝的成长阶段来培养他的"技能"。比如7个月的婴儿,需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比如选择固定的吃饭场所、形成愉快的进食气氛等;还可以培养他自我服务的能力,比如渐渐由奶瓶转为用杯子喝水,学着用勺吃饭。

教育:

早教应以游戏为主

早期教育,是指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更是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教育。它包括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情绪与社会适应能力等五大能力的刺激、锻炼和养成。

谢宏告诉记者,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3岁的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出生时,小儿的脑重量是成人的25%;1岁时是成人的50%;3岁时的脑重量已相当于成人的80%,而这时,几乎每个幼儿都突破了语言和学习的关口。4岁前,你的宝宝可以达到相当于17岁时所测智力的50%,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

父母在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对其行为习惯、性格意志、交往能力的培养,寓教于生活,寓教于游戏,寓教于交往,而不是以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基于婴幼儿个体的特殊性,0-3岁的早教有别于儿童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让宝宝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养成习惯。在游戏中孩子模仿各种举动、言语和表情所积累的丰富印象,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健康过冬需要记住这些要点


健康过冬需要记住这些要点

多“点”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方法: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3000毫升。

调“点”神

一入冬就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还会感到压力大。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

方法: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饮“点”茶

冬天喝茶可以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运动能力;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方法: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适当动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健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选择日照充足的时候运动,避免受寒,防止诱发疾病急性发作。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早“点”睡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养精蓄锐的季节。

方法: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喝“点”粥

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感冒。

方法: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健胃理肠的鲫鱼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等。

护“点”脚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脚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脚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脚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脚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

方法: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发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同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

方法: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通“点”风

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等缺氧症状。

方法:应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开窗通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实验表明,每换气一次,可去除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室内应控制在16~22℃为好。

进“点”补

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让身体更好,更少得玻

方法: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前,最好选用红枣炖牛肉,也可煮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节脾胃功能。

本文Hash:735a823a177b58e6b36730832f405bc5f82cf1ed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