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宝宝的第一反抗期

导读: 关注宝宝的第一反抗期

我家女儿刚三岁,还没上幼儿园,一直由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带着。女儿的性格很开朗,属于外向型的孩子,但她不爱喊人成了我们的心病。她一岁多时我们就带着她参加各项活动,并且引导她喊人,告诉她懂礼貌才是好孩子,以前她还听话,可是她现在却不喊了。我们给她讲道理,她都懂,但一遇到生人让她喊,她却不喊了,这让我们当家长的很没面子。请您帮我分析一下女儿的心理状态,是我们教育方式不正确还是与她个体有关,是不是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好转?谢谢。

关注宝宝的第一反抗期

这是宝宝第一反抗期的现象。第一反抗期是指孩子1~3岁,尤其3岁孩子表现得更为充分。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父母及隔辈老人一见孩子哭,就会迫不及待地冲上去,左哄右哄,一旦不理他们,他们就会用哭闹来表示,为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埋下不良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皇帝”“小公主”脾气渐长,要做什么必须立即去做。如果要求受到家长的阻止和限制,他们就会产生反抗。3岁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根源是家长造成的,特别是隔代人的宠爱。

性格开朗的孩子同样会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对喜欢的人经常接触的人,可能会好一些,对于陌生人他们会产生戒备心理,这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遗传问题。父母社会交往差,或是老人呵护得太过分。我们把第一反抗期的孩子称之为模仿思维阶段,如果大人在社会交往上欠缺,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所以,这个年龄的孩子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2、孩子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少,出门少。

3、第一反抗期的逆反心理。当孩子不高兴,你强迫他(她)去做,他们会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会反其道而行之,沉默就是他们的一大法宝(对爱他的人也一样)。综上所述,希望您找出女儿的问题所在。

最后我有个建议:隔辈老人,特别是有文化知识的老人,为了隔辈人好,还是让他们上幼儿园吧。让我们共同记住一句话:“生活即教育”。

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个逆反期

3岁左右的孩子有以下这些行为,比如喜欢从高处跳下、喜欢走高低弯窄的道路等,这些行为就和孩子需要抚触等生理需求一样,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器官刺激。同样,这些活动还能够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平衡训练,所以孩子往往喜欢用这些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渴求。

从孩子心理的角度来看,晚上累了,但还是不肯睡觉;在朋友家玩,和小朋友争抢玩具、吵架,但还是不肯走……其实,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孩子由于年龄特性所致,也常常在两种需要中挣扎,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往往不知道要做哪一种选择。所以,爸爸妈妈就需要在此时帮助他们做出一定的选择,宽容仁慈地对待他们,也给他们一定的活动范围和空间。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这时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心理极容易受到挫折。提醒各位爸爸妈妈,你们对宝宝的随意评价一定要慎之又慎。

3岁宝宝出现逆反心理有原因

1、好奇心得不到满足。3岁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这常会惹恼大人,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体罚。这样简单地对待孩子,当然会期、引起孩子的反感。

2、大人不尊重孩子。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有自尊心,爸爸妈妈应该尊重他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那种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遇事唠唠叨叨。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唠叨没完,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4、不顾孩子的意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些爸爸妈妈不顾这些差异,强行给孩子“定向”。比如他们要孩子学这学那,规定每天读多少单词、练几小时琴等,否则给予惩罚。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5、缺乏感情沟通。爸妈缺乏与孩子经常的感情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会以不尊重来对待爸妈。

6、大人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不明是非,一旦爸爸妈妈想管教的时候,孩子就很不适应,出现逆反。

7、权威式的作风。专制的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服、压抑,因而便以反抗来对待爸爸妈妈。

8、缺乏满足感。由于种种原因,爸爸妈妈不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尽管物质上极为丰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却感到十分饥饿,时间长了,在缺少父母关爱的情况下就会以逆反和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如何来应对

宝宝到了3岁左右,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爸爸妈妈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这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爸妈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对待处在逆反期的宝宝不能采取硬碰硬的方式,这样只能让他的逆反心理更加强烈。爸爸妈妈过分激烈的反应会给他一个错误的感觉,即当他说不的时候,他能得到爸妈更多的关注,因此,他会更多地使用这种方式来吸引爸妈的注意。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要做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不能娇惯、放纵孩子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用冷处理的方法来终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1、把尊重信任放在首位

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当自己的助手和参谋,有意识地与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做得好要给予表扬,做得不好也不要批评,而是讲道理。对孩子自己的事情,只要他们能够做而且愿意做,就要放手让他自己去锻炼,不要横加干涉或包办代替,这样才能使孩子从爸妈的信任中,提高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

2、不要盲目地进行批评

当孩子无意识地做错事时,不要一味地进行指责,有时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能力有限出了差错,并没有什么大碍。比如孩子要帮你洗碗,却把碗给打碎了,爸妈首先不能进行指责,要把孩子的思想动机弄清楚,然后再告诉他这样的事情他现在还不能做,要等身体长大一些才能做得到,这样,孩子就会接受你的观点,暂时就不会争着收碗筷了。

3、借助机会来进行教育

当别的孩子犯错误时,爸爸妈妈可以旁敲其鼓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思想教导,告诉他那个孩子那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下次你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要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孩子会很容易地接受你的提议,大大减少了他们犯同样错误的机会。

4、放手让孩子进行锻炼

3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喜欢自己来做事,爸爸妈妈可以借助一些机会来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家里来了小弟弟小妹妹,鼓励孩子当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样,他会尝试担当这个角色。

5、多了解孩子的兴趣点

爸爸妈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当他们逆反时,借助其感兴趣的东西来转移注意力。不要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那样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效果。

宝宝长高路上的注意事项和误区 抓住宝宝长高的三个关键期


长高这件事有时候真的很让很多的家长头疼不已。明明自家的宝宝在两三岁的时候还比别家的宝宝高,但是到了五六岁人家的宝宝蹭蹭地往上长,而自家的宝宝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亦或是动静很小。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宝宝选择健康的方式去变高,但是在变高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和误区需要了解的。下面跟随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长高的3个关键期

根据最新的体格发育观念,婴儿、儿童、青春期三个不同的时期,对成年后的身高影响不同。两岁以前,尤其是1岁时,营养的供给对身高影响显着;两岁以后,尤其3岁之后进入儿童期,此时生长激素在身高方面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对身高相当重要,因为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是缘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共同作用。在每个阶段,家长都应该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并给予正确、科学的养育。

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对策:

1.合理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满4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因为4-8个月时是婴儿形成吞咽固体物所需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吃东西,这种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4个月之后还没有添加辅食,婴儿就很难学会从进食液体食物到一半固体食物到全部固体食物的过渡,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吃固体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呕吐,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2.什么都要吃,食物尽量多样化

人们习惯给食物定性,热、寒、温、滞等,结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婴儿。从营养心理学上讲,如果婴儿时期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尤其在婴幼儿期,尽量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不但能保证营养供应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

儿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对策:

个月测量一次身高

人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太频繁地测量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有些家长给孩子测身高,这个月长了0.5厘米,下个月只有0.3厘米,就着急找医生了。其实,只要3-6个月测量一次,每年增高5-7厘米就"达标"了。

3.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个人的性早熟与群体的发育提前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家长不要以为现在孩子生长发育提前了,就以为自己的孩子早些发育没有关系。如果女孩子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于10岁以前;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阴茎及睾丸增大、阴毛生长,10岁前变声等性发育表现,则为性早熟,此时要及时找儿科内分泌医生就诊。

青春期---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变声后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干预已经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对策:

1.关注发育之后的身高突增

女孩乳房发育后一年左右,男孩则在变声前,身高生长加速。最快时女孩每年可长8厘米,男孩每年长11厘米。女孩初潮后平均可再长5厘米,男孩变声后可再长5-10厘米。所以在整个青春期,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长30厘米。这种生长规律,家长应该有所了解。

2.睡眠、运动能帮助长高

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有助青春期高速生长;运动,尤其是跳绳可显着增加孩子的生长速度(即使在初潮出现后也是这样),同时还能增加身高突增的持续时间。所以,青春期尤其要注意睡眠和运动,这将对成年期的身高有重要意义。

在注意事项上,以下几点爸爸妈妈一定要谨记。

1、加强锻炼

锻炼不仅是为了长高,更加是为了帮助宝宝强健体魄,促进更多的生长激素的分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锻炼要适度。

2、补充营养

营养的补充对于宝宝长高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只有宝宝补充足够的营养,宝宝才能够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等。

此外,钙、磷等微量元素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和长高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3、营造良好环境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宝宝的身高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比如宝宝如果在家庭中经常受到虐待,不论是行为上的还是言语上的,亦或是严重刺激的话,都是会对宝宝的心理造成压力,继而抑制到生长激素的分泌,宝宝的身高增长就会受到影响。

对于这类宝宝想要恢复正常,就需要先改善环境。

4、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虽然对于大人的身高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宝宝来说其影响是很大的。除以上的注意事项之外,宝宝在长高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还需要避免出现以下这些误区。

其实宝宝的身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生长激素等等,一旦觉得宝宝身高出现问题,一定不要给宝宝乱用药而应该咨询医生。

这些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比别人矮就是长不高

将自家宝宝与同龄人比身高其实这是不对的。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应该通过每天的测量来观察。

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判断是否存在生长发育的问题。

2、三岁个子矮就长不高

对于宝宝来说,每个年龄的生长发育都是受到不同因素影响的。有时候宝宝三岁长不高,可能是由于喂养不当、营养不良、胀气腹泻等等所致。

只有在找出了致使宝宝长不高的原因后对症下药,宝宝才能更好地长高。

3、盲目打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使用需要经过医生的判断之后才可使用。毕竟有的患有糖尿病或者肿瘤的宝宝是不能使用生长激素的,因为那样做会加重宝宝的病情。

除此之外,一旦觉得宝宝生长缓慢的话,还是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这样才能知道宝宝的生长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此外,如果宝宝真的存在生长过缓的话,还是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切不能放任不管。

本文Hash:720f838533b8c2d4dc0f25d39ff628967f496c02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