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的七个处理方法

一、弄清病因再退热

不少父母看到宝宝小脸烧得红灿灿,晕头晕脑的模样,第一反应是快点给宝宝退热,其实这样做很可能适得其反。发热并不是疾病,而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如果父母硬要给宝宝退热,反而可能削弱宝宝抵抗力。

引起宝宝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归纳为感冒、耳鼻喉发炎、幼儿急疹、尿路感染、打预防针等。所以,当宝宝发热时,关键在于先弄清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而不是一见宝宝发热,就给他吃退烧药急匆匆降温,反而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对病因的判定,延误治疗。

二、度数不同,护理方式不同

通常认为,小儿发热时体温在37.5度-38度为低热,38度-39度为中热,39度以上为高热,超过41度为超高热。一般来说,41度以上超高热比较少见,而41度以下的发热并不会对宝宝的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

不同发热温度情况下,对宝宝的护理方法也会有不同,所以建议按照度数为宝宝灵活调整应对方案。如果宝宝只是38度左右的低热,且精神状况还是很好,则不用急着带他就医,有时医院的交叉感染很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也不需服用退烧药,可以在家观察,并给宝宝多提供水分或流质的食物,以新陈代谢排除体内病毒或细菌,让宝宝自然痊愈。

如果宝宝体温高于39度时,建议送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如果温度较高,可以先适量给宝宝吃一些退烧药,防止途中因高烧而抽风。

三、发热三程巧妙增减衣物

一般而言,发热会经历三个阶段:发冷-发热-出汗。当然,也有些发热可能不经历发冷,也有可能没有出汗的情况,不过全面了解发热三程的应对方案总是有备无患。

发冷阶段:发冷一般是发烧的前期,宝宝会全身打冷战,甚至有畏寒的情形,这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当发现宝宝不停发抖时,首先要做的是为他添加衣物,或者用小被子轻轻裹住,同时,要让宝宝多喝温水,以帮助体温升高。

发热阶段:宝宝的体温会迅速攀升,皮肤摸起来很烫。有些父母会误以为要帮助宝宝快点出汗而可能又给宝宝穿衣服或者盖被子,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反而会让宝宝体温更加升高,甚至引发“捂热综合征”。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宝宝积极散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同时让宝宝补充温水,并适当减少他身上的衣物。

出汗阶段:这是宝宝正在散热的表现,父母应该及时帮助宝宝擦去汗水,防止因汗水堵塞毛孔而排汗不畅。

四、居家护理物理降温最好

物理降温是居家护理发热宝宝的一种安全又实用的方法,父母有必要掌握一些技巧。

温湿敷:用温湿半干的毛巾敷在宝宝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也可用稍凉的湿毛巾(约25度)拧成半干,放在宝宝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分钟换一次。

冰敷: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方法为,用冰袋放在宝宝额部、双侧颈部、也可以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建议在冰袋外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肌肤。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可以使用退热贴缓解高烧不适。

温水洗澡:对于体温在39度以上的宝宝,泡温水澡与温水擦浴是最合适的降温方法。水温以36度-37度适宜。泡浴时让宝宝身体浸泡在水里,同时用温润毛巾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搓揉,时间在20-30分钟,约4-6小时1次。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出疹性疾病的发热宝宝不宜采用冰敷降温,以免刺激皮肤,诱发皮疹。

五、正确使用小儿退烧药

当宝宝的体温在38.5度以上时,做了物理降温后也要适当辅以退烧药物 。在医生的处方指导下,父母需要在家中常备退烧药以应不时之需。小儿退烧药主要有水剂、栓剂和针剂。一般以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泰诺林等,对宝宝的胃肠道刺激比较小。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宝宝拒绝吃药时可使用,但用量不宜过多。针剂最不安全,有时宝宝甚至会过敏休克,一般不推荐使用。

在给宝宝使用退烧药时,一定要谨遵医嘱,不可多服或将剂量增加,也不可几种退烧药合并使用。

六、让宝宝多喝水、饮食清淡

宝宝发热,身体出汗多,勤喂温水进行补充很有必要。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建议在两次喂奶之间喂些水,也可以缩短每次哺乳时间,通过多哺乳来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和新陈代谢。哺乳妈妈需要避免食用辛辣或者油腻的食物,以提高母乳质量。人工喂养的宝宝相反,应该减少奶量,因为体内高温容易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不容易消化吸收。可以在冲奶粉时多加些水,稀释一下,等烧退后再恢复平时的剂量。

大宝宝宜饮白开水,奶制品也尽量少喝,否则会增加黏液的分泌。饮食应该力求清淡,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稀饭、面条、藕粉等,并搭配一些新鲜水果。

七、保证宝宝的休息和睡眠

高热会增加能量消耗,所以一定要保证宝宝的休息和睡眠。首先居家环境上要稍作调整,室内应保持安静,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室温在21度-23度为宜,秋冬季节相对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

小宝宝可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如果吵闹,妈妈不妨用温暖的怀抱安抚他的情绪。大一点上幼儿园的宝宝则建议不要上学,防止过多的疲劳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交叉感染。让宝宝多卧床休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宝宝服用退烧药。同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作适当记录,就诊时也可供医生参考。

盘点易发烧发热的7类宝宝,须知4个护理方法

宝宝经常性发烧,对宝宝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宝宝容易发烧发热呢?

容易发烧发热的7类宝宝:

1、不爱喝水的宝宝

宝宝因为饮料味道佳,经常只喝饮料不喝水。但是如果长期仅用果汁、牛奶、饮料替代白开水,里面藏有的过多甜食不仅伤害了很多宝宝的牙齿,也影响了他们的消化功能。

2、穿得太多的宝宝

家中常常是老人在照顾宝宝,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觉得宝宝也怕冷,干燥温暖的室内也让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小脸经常捂得红扑扑的。经常会听到年轻的爸爸妈妈这样说到,在5度的时候宝宝穿这么多,在20度那样宝宝还是穿这么多。平时对长辈们提个意见,他们就会说宝宝一着凉就会感冒。其实,宝宝太热也会引起感冒,严重的还会导致发烧。

3、吃太多的宝宝

家长都经常对宝宝说“再吃点”“多吃点”,只有多吃点身体才会长高。有的父母看见自己家的宝宝在岁数相同的情况下长得比别人家的宝宝矮,就一直逼自己的宝宝吃东西,甚至一直追着宝宝喂饭。还有的家长即便宝宝刚吃完饭,也会不停地往宝宝嘴里塞东西,就算是饼干糖果这种零食也不放过。宝宝就这样长年累月养成“被多吃”的习惯。

4、睡眠太少的宝宝

有些年轻的家长自己有熬夜习惯,因此也忽视了宝宝的睡眠,宝宝经常在夜里11点以后入睡,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或者学校,造成睡眠长期不足,影响长个儿,也影响免疫力。

5、运动不够的宝宝

“不要跑,不要走”,这是很多家长经常对宝宝说的话,怕受伤、怕危险,有些宝宝四五岁了还不敢独立行走,走到哪儿都要牵着大人的手,更不要说撒开腿跑。

6、胆子小的宝宝

讲到这点,父母不免会有些疑惑,性格也会让宝宝发烧?也太扯了吧!且听小编解释,有些宝宝性格内向,不爱表达,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积累在心中,消极的情绪不是抵抗病菌的最好武器,感冒也经常找到他们。

7、不爱洗手的宝宝

不讲卫生,病从口入,这是造成宝宝常常感冒的祸害之一。有些家长不注意宝宝手的卫生,不勤剪指甲,在放学的路上就让宝宝乱吃街头食物,有时候还让宝宝边吃东西边学习画画,也有的家长虽然叮嘱宝宝洗手,但没有教会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当宝宝出现发烧发热的现象,家长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护理方法:

小孩发烧的家庭护理方法1:注意宝宝的睡眠休息

发烧会消耗宝宝的能量,而在这个时候,宝宝身体的能量是需要与疾病做斗争的。充分的睡眠休息能够很好的帮助宝宝减少身体能量的消耗。爸爸妈妈在小孩发烧时,要注意观察他的精神、体温、面色等,保持安静的居室环境,为宝宝创造舒适的睡眠休息空间。

小孩发烧的家庭护理方法2:及时补充水分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发烧感冒期间,人体需要多多饮水,帮助身体排毒。其实小孩发烧的护理也是如此,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适当的多喂一些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母乳中有90%是水分,但是小孩发烧是需要补充水分来帮助宝宝体内的积蓄的热能散发的,所以不论是母乳喂养中的宝宝,还是混合喂养方式的宝宝,在发烧期间都是需要补充水分的,如果宝宝已经添加辅食,那么也可以饮用西瓜汁、梨汁等蔬果汁来补充水分并增减维生素的摄取,也是很好的选择。

小孩发烧 家庭护理方法3:饮食的调理

如果宝宝此时还是母乳喂养的阶段,还是需要正常补充母乳的,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发烧期间可能会有没有食欲的情况出现,妈妈可以少量多次的进行喂养,同时正如上文多说,适当的增加水分的补充。

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增加辅食了,那么在小孩发烧期间,需要就要更加注意宝宝的饮食调理了,此时可以给宝宝流质、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除母乳外,还有藕粉、米糊、蔬果泥等食品,带小孩发烧的病情有所好转,可以依据宝宝的食欲情况,增加半流质的食物,如面条、粥等食物。

小孩发烧的家庭护理方法4:身体降温

婴幼儿期间的宝宝如果发生高热可能引发抽搐,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

(1)注意身体散热:我们经常有这样一个误区,小孩发烧期间,给宝宝穿上很多衣服或盖着厚实的被子,希望能够帮助身体排汗,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小孩发烧时会身体发抖,这并不是宝宝身体发冷,而是由于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现象。

在小孩发烧发烧期间,我们应该做的是,适当的给宝宝减衣服,帮助身体排热。

(2)物理降温:

1、温水擦浴法: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略拧干至不滴水时,轻轻放于宝宝的额头,并注意每5分钟左右再次在冷水中浸湿并拧干后置于宝宝额头,重复多次。同时,还可以湿毛巾擦拭宝宝的腋下、肘窝、手心等部位,帮助宝宝身体散热。

2、酒精擦浴法:酒精易于挥发,能较快带走皮肤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擦浴前可先冷敷额部,既可协助降温,又可防止擦浴时由于体表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用纱布或手绢浸蘸酒精,擦颈部两侧至手臂,再从两侧腋下至手心,接着自颈部向下擦背部。然后擦下肢,从髋部经腿外侧擦至足背,从大腿根内侧擦至足心,从大腿后侧经膝窝擦至足跟。上下肢及背部各擦3—5分钟,腋下、肘部、腹股沟部及膝后等大血管处,可重点擦浴,以提高散热效果。前胸、腹部、后颈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

宝宝发热有哪些处理办法,宝宝发热的物理降温介绍

照顾发烧的宝宝,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知道一些相关的护理知识。否则,面对宝宝体温的升降起伏,你可能难以应付!

宝宝发热有哪些处理办法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家长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我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我的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6、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

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然后再按摩。

宝宝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介绍

水分摄入够 退热药才会起作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建议使用退热药物。世卫组织推荐的婴儿退热药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通常三个月以上宝宝普通发热可选对乙酰氨基酚,见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仅为两小时左右,副作用相对较小。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发热且高热可选布洛芬,退热平稳持久,可持续6-8小时,对39℃以上高热的退热效果较对乙酰氨基酚更强,家长可根据宝宝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很多家长说,为什么宝宝用了退热药,还是高热不退呢?魏兵说,因为体温下降需要通过人体散热来完成,也就是通过皮肤发汗、尿液排出等来完成,所以,即使药物选择正确,要想达到理想的退热效果,必须让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

宝宝发热 饮食上最好少食多餐

发热中的宝宝,水和食物的摄入都会大打折扣,但是,这个阶段的需要量要比平时多。首先,补充水分十分关键,家长可以与宝宝做游戏,比如玩谁喝的水多或者干杯喝水的游戏,鼓励宝宝多喝水,也可榨些新鲜果汁给宝宝喂食,轻度脱水时,如果宝宝不喜欢口服补液盐,可用苹果汁代替;其次,饮食可采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牛奶、汤、粥都可。不要强迫宝宝进食,最好少食多餐,单次食物量为平时的三分之二,总量比平时多一两成,不要进食不宜消化的食物。

本文Hash:ce12c2fa9bf6baad4fc110c0584aeb412775a11a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