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孕中期以后的胎儿以声、光、触摸的刺激,是希望通过适度的有效刺激,诱导与刺激相关的神经通路和大脑皮质中枢,使这些部位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增长更多的树突,以促进它们和周围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建立传递信息的突触联系。使大脑与感觉、运动、思维、记忆等密切相关的神经网络更丰富,有利于出生后的智力开发。这实质上是在产前对胎儿大脑生长发育的一种来自于环境的促进。它和在胎儿大脑细胞生长的剧增期所给予的营养促进,共同组成了“产前促进”的内容。
以“环境促进”为科学本质的胎教,是建立在行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上的。
首先,神经分子生物学角度的一些科学研究,证实了学习的本质是信息在大脑的储存过程,而记忆则是从大脑的信息储存中提取。许多医学科学研究证明:长期记忆被编码在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锥体细胞)的连接上,并非在大分子特别是RNA上,长期记忆的结构基础在于锥体细胞之间的突触的改变(而非全脑的解剖结构上的改变),即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的改变。强烈的限定的突触活动,可增加突触的功效,反复多次的刺激可导致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升高6倍。
综上所述,可知人的大脑皮质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树突和树突棘的发生发展及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之间突触建立的多少,和一生中的行为、学习、记忆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如果在胎儿大脑细胞分裂增殖的第一个高峰期,即妊娠12~24周,大脑皮质的六层结构将要全部形成时,保障热量、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供给充分,可以促进大脑锥体细胞生长发育得更多。
在此基础上,当胎儿从胎龄6个月起,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体积开始长大,树突开始延伸期间,增加外界对大脑皮质的各种良性刺激,如声、光、触摸等,会促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树突棘增长,有利于和周围尚未建立突触联系的锥体细胞建立突触联系。使负责神经脉冲传递和信息存储的大脑神经网络,建立发展得更丰富,有利于大脑的感觉和思维更敏捷,能更多地储存信息,使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先天的更加聪慧的大脑的帮助。
所以说胎教并不是指要教会什么。所谓的胎儿教育,很多人将它看成是教给腹内胎儿某种东西,其实不然。胎教用一句话来说,是要为体内的胎儿和母亲提供一个完备优良的环境。
温馨提醒:如果母亲以一种轻松的心情生活,那么,体内的胎儿也会情感丰富而比较稳定。母亲过度的紧张会影响胎儿脑部的发育,所以妊娠期间应尽量避免紧张。这里所说的紧张不仅是指噪声和心神扰乱,酒精、香烟、药物、昼夜颠倒的生活也都会造成紧张。
西方的胎教学
早在1000多年前,西方国家用科学方法创建了“生前心理学”、“胎儿心理学”的理论,从而形成西方的胎教学。在胎教的过程中,最重视孕育胎儿的母亲的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胎教通过使胎儿本身直接接受各种刺激,并接受各种训练活动,主要是利用语言和音乐等听觉刺激信号,通过胎儿的听觉器官来促进胎儿的语言和大脑的发育;利用抚摩准妈妈腹部的动作刺激信号去诱发胎儿的各种动作,促进动作和大脑的发育。
1、英国胎教研究情况
据报载,音乐研究小组对几名孕妇进行研究,要求她们自选一首音乐,古典音乐、流行曲或摇滚乐均可,在临产前3个月经常播放。
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年内,这群母亲不可给婴儿听任何音乐,待几名婴儿满周岁后进行测试,重播那首他们曾在母腹内听过的音乐,以及另播一些他 从未听过的同类音乐。结果显示,几名婴儿都被那首他们在母腹内曾听过的音乐吸引,望向音乐来源的时间明显较长。另一组作为对照的几名普通婴儿则对任何一首音乐均无明显偏好。
另外,科学家也发现婴儿较为节奏明快的乐曲所吸引。
2、法国胎教研究情况
在20世纪80年代也做了胎教方面的实验。专家一项胎教试验:一名28岁的孕妇,从妊娠8个月开始,每隔一天就到科学院做一次音乐胎教。
具体方法:将耳筒置于孕妇腹壁上,孕妇本人的耳朵则用耳塞堵住,使她听不见耳筒传出的声音,然后闭上眼睛,处于一种安静平卧的状态,每次都放同一种音乐,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分娩。
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他们为了测试孩子对出生前所听的音乐有无记忆,将孩子绑在试验的椅子上,下颔用托架托住,让他既能吸奶,双手也能自由活动;当孩子听见在子宫内听惯的音乐时,就会出现有节奏的吮奶动作,双手也随着音乐做出有节奏的摆动,当音乐停止或改放其他音乐时,婴儿就不再吃奶,双手也不再摆动或虽有摆动但不规则了。
这个试验说明了胎教的可能性,因为孩子在胎儿期有记忆,所以,出生以后才有回忆。
3、美国胎教发展情况
20世纪初美国的一位学者研究发现,妊娠末期的胎儿对声音有反应,并成功地观察到外界声音的刺激,可使胎儿活动增加、心率加快。
本文Hash:50ed98dea21497b233df5980f6093dff93189057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