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是个5岁的漂亮小女孩,她最喜欢和楼上比她大1岁的毛毛哥哥玩耍。一天,欢欢妈妈忙着做晚饭,就让他们两个自己在卧室里玩。等到叫他们两个吃饭时,欢欢妈妈惊讶地发现:小欢欢已经脱光了上衣,毛毛正趴在她的胸脯上用耳朵听着什么。妈妈大惊失色,忙问欢欢:“你们这是干什么哪?”“毛毛哥哥在给我看病啊,他还没给我扎针呐。”欢欢回答道。妈妈叫欢欢赶快穿上衣服。虽然两个孩子没什么特殊表情,但欢欢妈妈还是非常上火,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晚饭虽然十分丰盛,但她几乎一口也吃不下。那么,该如何对待孩子这种有关“性”的表现呢?稍大一点儿孩子的性游戏常以显露生殖器、用手刺激生殖器、口与生殖器接触、性游戏等方式出现。儿童性游戏包括:孩子互相观看裸体,观看或玩弄同性或异性的性器官,男童互相比较阴茎大小,比赛撒尿的距离,玩“过家家”、“医生看病”等游戏。我国现代社会对儿童的上述行为是持反对、禁止态度的,大多数父母及教师对儿童性游戏也是坚决反对和禁止的。然而在西方国家的性学和儿童教育书籍里,很难再见到对儿童性游戏持反对态度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婴幼儿时期的3个性欲意识发展阶段,其性活动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冲动并不指向他人,却在自己的身上寻求满足;我们可以引用霭理斯所发明的妙语,将之称为自体享乐。”显然,在弗洛伊德看来,婴幼儿的性冲动多半是“自体享乐”,而非寻找性的对象。弗洛伊德的性欲发展阶段学说,在提出之初多半是得自精神分析探讨成人的结果,而不是直接观察孩童的结果。后来虽然有机会对一些发病甚早的心理症患童施以分析而得以了解婴幼儿的“心一性”状况,但使用的是被他称为比意识还要真、还有意义的所谓“自由联想法”,因而无法反映正常人的心理现象,所以这个学说实际上是一种抽象的、僵化的模式。这也无怪乎后来遭到他的大多数弟子,如霍妮、弗洛姆等的否定和反对。但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研究毕竟冲击了传统的、陈旧的性观念,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婴幼儿和童年期儿童性欲意识发展的阶段及其表现,使人们不再把性的问题视为神秘,促进了性科学的发展。这一点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他为人们进一步研究青春期发育前阶段儿童的性意识开创了先河。由于6岁以后的童年期是性欲意识发展的潜伏期,因此现在国外对儿童性游戏有两种理论:一是赞同论;二是转移论。转移论的态度是当发现儿童进行性游戏时,不严厉呵斥,但也不支持,以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孩子停止这种游戏,这种主张在我国理论界较流行。但有人认为,转移论是折衷消极的方法,既不能解决其性困惑,又不能满足其对异性身体的探究,这次被暂时转移了,下次又可能冒出来,其结果有可能使这种兴趣走向畸形和病态。大多数性学专家认为,对孩子的性表现应顺其自然,适时引导,无须担心。因为儿童期性卫生保健特点是:儿童期是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正如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考尔德伦博士所指出的:“儿童阶段尤其是5岁以前,乃是性教育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在这段时间接受的有关性的培养与教育,将决定以后一生有关性方面的问题。”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保持正常的“性别同一性”,防止产生“性抑制”,防止产生性神秘感。要防止“性抑制”的产生,要注意不要使儿童从小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生殖器官是脏的,见不得人的,因此,凡是与生殖器有关
的活动均要抑制,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如果形成这种心理定势,长大后就可以产生心因性性功能障碍。现代科学认为,儿童也可有某种性的冲动,有时也可有抚弄外生殖器的行为,这是正常现象。父母见了不可大惊小怪,严加斥责,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巧妙地将其兴趣、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要防止儿童产生性神秘感,教育者应注意不要怕幼儿见到同性或异性的裸体,不要阻止幼儿和异性小朋友玩耍。儿童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有时会提出一些有关生殖器和性方面的问题,如“人是怎么来的”等,这时,父母、师长既不可恐吓、责骂孩子,打击其好奇心,又不可欺骗孩子,胡乱作答,使孩子对性产生神秘感。合适的做法是坦然自若的、若无其事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当然要简明通俗,使孩子能够理解。总之,要努力使孩子对这类事情不感到神秘和奇怪。而且对孩子不要说谎。孩子每长大一天,每提出一个新的问题,都会令家长感到高兴和欣慰,并会做详细的解答。当一个3岁多的孩子提出:“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等问题时,你应如实地告诉他,而不是回避、训斥,甚至欺骗孩子。也不必担心,无须忧虑。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担心讲多了反而使孩子早熟或学坏,其实家长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回答正是纠正了孩子某些错误的认识,不使孩子困惑或误入歧途。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玩耍的儿童性游戏坚决反对和过分忧虑。其实家长无须忧虑,因为儿童性游戏完全是出于好奇、求知、模仿等不自觉的心理,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性行为,它不是建立在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的,与成人的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完全不是成人所理解的性活动。同时成年人要认识到儿童性游戏对儿童的性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这对儿童认识男女两性的性器官、性别自认、初步明确自己性角色都有帮助。大多数儿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性知识,构成了他们一生中必不可少的性教育,并为他们接受成年后的性活动打下基础。再者,儿童性游戏仅是儿童许多游戏中的一种,玩过几次,好奇心理得到一定满足的儿童,很少会再做这种游戏。著名性学专家金西的调查结果提示,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性游戏仅是偶尔为之,因此家长们对孩子的性游戏无须过多担心忧虑。正如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人类的性活动并不是在生理成熟后才开始的,它的出现比一般人想像的要早得多。有些对性活动起影响的生物因素,甚至在出生以前就已经出现,并和出生早期的心理因素一起发生作用。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是在1周岁的男孩子,就可以产生阴茎勃起,1周岁的女婴会出现阴道润滑现象。从3~4岁开始,孩子对怀孕、生育、分娩、乳房以及婴儿成长等现象越来越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他们经常会发问“宝宝是怎样来的”这一类问题。他们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触摸刺激生殖器以产生快感,并以不同的方式对性有不同程度的体验,这多半是在快感区控制下的一种自我行为,但也有一些儿童会将这种自我行为扩展为观看和触摸其他儿童的生殖器。儿童的这种现象,纯粹是出于好奇,只要不包含对别的儿童强制的行为,同性儿童甚至异性儿童间发生的这类活动都应视为正常的现象。像“医师”检查“病人”那样的性游戏,是儿童性活动的另一表现方式,这种游戏包括展示自己或他人的生殖器以及“检查”身体并触摸和探索性器官部位。此时幼儿期性活动的特征是:①玩弄或触摸性器官和暴露性器官。女孩有时以椅子边角摩擦阴部。②拉拉裙子以
露肢体。③亲吻、贴脸。④讲脏话。⑤性关心和性疑问,提出诸如妊娠、出生、男女之不同、排尿方式的差异、与父母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大人回答。儿童这一类性活动的频度是不高的,其水平取决于儿童在父母、同伴和社会中接受的性刺激的多寡。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童年期,孩子是通过体验家庭、社会对其性活动的反应(奖、惩戒)和给予他的知识、信息,来建立符合社会称许标准的性唤起和性活动模式的。这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称为“性欲社会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并不只是消极接受教育的工具,如果他的个人好奇心和周围环境对此的反馈态度不相协调,就会产生矛盾很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都会发生影响。父母如果不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讥笑和压制孩子的想像和对事物的探索之心,孩子会从父母的反应中,感到自己不受喜欢,产生内疚感。这将长久地存在于今后的很多年,并影响着他们对性的态度。如果矫枉过正,反而会造成儿童性压抑。性压抑有很多危害,家长应该预防儿童性压抑。它是指孩子从幼年开始在性生理的发育及性心理的正常发展方面,受到了家长无知或粗暴的阻止、压制,从而导致孩子性情忧郁或出现逆反心理的现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导致性心理障碍,或出现性犯罪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给孩子、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性压抑的患儿,一般男孩多于女孩,大多数是由于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未受到正确的性教育。例如:当家长发现孩子手淫时,不仅不给孩子安慰、引导,反而大声呵斥或指责孩子“羞死人了”,“脏死了”,甚至吓唬孩子,下次再摸小鸡鸡,就拿刀子割掉它等等。这样即使孩子手淫习惯戒除了,但心里总是想着手淫的快感和舒服,所以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手淫的念头,反而会使孩子从小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甚至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儿童的性心理健康,甚至由于好奇心而被坏人误导,一步步走向反面。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因此,家长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忌急于求成。当发现孩子有手淫等性表现时,父母一定要冷静,首先对孩子的性表现表示理解,给予同情;其次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相关的性知识讲解,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巧妙地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对于年幼儿,可亲切和蔼地告诉孩子:“宝贝儿,你的小手上有‘小虫虫’(细菌),如果未洗手就去摸小鸡鸡,手上的‘小虫虫’会咬鸡鸡的,你的小鸡鸡就会发炎,尿尿时就会疼痛。”孩子听了以后,肯定会从心底里接受,并逐渐认同父母的观点,慢慢改变自己的毛病。
本文Hash:b2314d8eb7e927d583ad2f796728abcd69784cf2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